水稻快熟時,父親時常在田埂上來回巡視,像將軍檢閱士兵,表情莊重,目光炯炯,有時躬下腰,與某一株稻子握手,甚至親切交談。那是父親在選種,在反復(fù)遴選和比對眼前的稻子,看哪一片秸稈更茁壯,顆粒更飽滿,成色更純正。凡被父親選為種子的,必將受到重點培育和護理。父親會清除其中的每一根雜草或野稗,會在澆水、施肥、滅蟲、治病等方面給予特殊的關(guān)照,還會親手制作一個有模有樣的稻草人,矗立其間,日夜看護,嚴防家禽或鳥雀偷啄。收割之后,父親將稻種曬干,用風車篩盡其中的秕谷和雜質(zhì),剩下一顆顆壯實純凈的谷粒,裝進蛇皮袋,置于糧倉一隅,靜待來年。
這些碎片化的細節(jié),都串在我兒時的記憶里。現(xiàn)在回想,選育稻種應(yīng)是傾注父親心血的大事,事關(guān)來年的收成,事關(guān)全家的溫飽,再往大里說,還事關(guān)國計民生。父親常說:“養(yǎng)崽要供娘,種田要納糧,若不把種子選好,來年拿什么供娘,拿什么納糧?”是的,一家7口,上有老下有小,吃穿用度,交公納稅,全指望這一畝三分地,父親豈能有絲毫懈怠?
母親也是從不懈怠的。選育稻種的事,父親做。選育菜種,歸母親。菜種的選育相對沒有稻種那么復(fù)雜,但蔬菜的品種多,每一種蔬菜種子的選育與儲存,方法不同,要素各異,如此一來,就不簡單了。不過,年復(fù)一年,母親早已了然于胸,絕不會有半點差池。
母親本是種菜的能手,家里的菜園常年環(huán)肥燕瘦、姹紫嫣紅的。食葉的有紅菜、白菜、莧菜,食莖的有芹菜、萵筍、茭瓜,食根的有蘿卜、土豆、涼薯。夏秋季節(jié)的品種最多,瓜有絲瓜、苦瓜、黃瓜、南瓜,冬瓜,豆有豇豆、扁豆、黃豆、綠豆、四季豆,還有青椒、茄子、西紅柿、空心菜……這些蔬菜,母親從不用買種子,都是她親自選育和儲存。
與父親一樣,母親把長勢最好的菜苗選出來,重點培育。若是瓜果,母親還另有講究,必須長得壯碩、通暢、勻稱,耷頭甩腦的不行,七歪八扭的不行。一經(jīng)選定,母親會在種苗旁插一根樹枝,或在瓜果上系一根紅繩,作為標記,提醒前來摘菜的人:這是預(yù)留的種子。全家人自然心領(lǐng)神會,不去采摘,而是順便澆澆水,看看有沒有蟲害,若有,必定一只一只捉去。在全家人共同呵護下,只待種子成熟,即采回家,曬干,裝進母親的瓶瓶罐罐。
不同的蔬菜種子,晾曬的方法也是不同的。豆類的比較簡單,采回家后,母親將豆瓣置于盤箕,放太陽下暴曬,只需兩三天,豆瓣裂開,種子脫落。隨后,母親揀去干枯的豆瓣殼,再用篩子篩一篩,細碎的雜質(zhì)留在篩子里,圓實飽滿的種子落于盤箕,娃娃似的蹦蹦跳跳。
茄子種子的晾曬復(fù)雜一些。母親將成熟的茄子摘回家,切成4瓣,但并非全部切斷,茄把子這一頭依然連著,再用兩根小木簽呈十字形將切開部分撐開,然后用繩子串起來,掛在窗檐下。等到茄子肉全部風干,母親才將其取下,抖一抖,摳一摳,把種子從中剝離。
苦瓜種子的晾曬頗為有趣。熟透了的苦瓜通體變紅,里面的瓤子也是紅的,黏黏糊糊,像一攤爛泥,種子裹在瓜瓤里。母親將爛泥似的瓜瓤從苦瓜里摳出來,一把攤在向陽的墻壁上,稍用勁一摁,就結(jié)結(jié)實實地黏在墻上了。等種子晾干,摳下即可。
絲瓜種子則只需將成熟的絲瓜摘回家,掛在窗檐下,無需打理,直到來年需要育苗時,再取下來,用刀子割開絲瓜的一頭,晃幾晃,種子就出來了。可母親一般不會等到那時候,只要絲瓜風干了,就會把種子取出來,同時把瓤子也取出來。風干了的絲瓜瓤子,叫絲瓜巾,有一個重要用途——洗碗。用絲瓜巾洗碗,能除污漬、去油膩,其效果遠勝于鋼絲做的清潔球。這么有用的東西,母親當然不會放過。時至今日,年過七旬的母親每年依然會種植很多絲瓜,除了食用,還為生活在城里的兒孫們專供綠色環(huán)保的“清潔球”。
蘿卜、白菜的種子因為顆粒太細小,易散落,收集的辦法有些特殊。母親會用一個較大的塑料袋,倒扣在植株的冠部,然后從根部割斷,再倒過來,種子就全部落到了塑料袋里。土豆和紅薯需要窖藏。秋收之后,母親會把土豆和紅薯放到地窖里,平時食用隨時可取,吃不完的即可作為來年的種子。一交春,氣溫稍稍回升,土豆和紅薯就會陸續(xù)發(fā)芽。這時候,母親會反復(fù)叮嚀家人:“發(fā)了芽的呷不得,有毒。”
來年春暖花開,母親那些收藏種子的瓶瓶罐罐又次第響起來。哪個瓶子里裝的什么種子,哪個時段該育什么苗子,母親都心中有數(shù)。她有條不紊地忙碌著,挖土,點種,育苗,移栽……這個時節(jié),家里來來往往的人也多起來。來來往往的人大多是向母親討要種苗的,這家討幾粒黃瓜籽,那家要幾棵南瓜秧,只要家里有的,母親從不吝嗇。即使是七里八鄉(xiāng)的人聞訊而來,并不相識,母親也毫不介意,欣然贈予。
我常想,母親在予人種子的時候,也許在人們心中播下了另一顆種子。
那該是勤勞的種子,希望的種子,豐收的種子。
Copyright © 2017 m.haoxunlei.com 湖南政研網(wǎng) 湘ICP備18001534號 版權(quán)所有
主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 承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辦公室、政策研究事務(wù)中心 技術(shù)支撐:紅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