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一帶一路”倡議以來,“一帶一路”建設逐漸從愿景轉化為現實,一幅五彩斑斕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畫卷正徐徐鋪展,“一帶一路”已成為中國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路徑和宏偉實踐。
5月19日,2018年第5期部級領導干部歷史文化講座在國家圖書館古籍館舉行。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邊疆研究所黨委書記、副所長、研究員李國強以“‘一帶一路’倡議的歷史邏輯與當代實踐”為題作講座。
李國強回顧了古代陸地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的形成和發展歷史,指出古代絲綢之路首次開辟了東西方大通道,是人類歷史上經貿交流的里程碑;“一帶一路”倡議的歷史邏輯主要包括經濟社會繁榮是基本動因、政府引導與主體參與的有機統一是客觀要求、和平穩定是必要前提、開放包容是重要支撐、文明互鑒是動力源泉等5個方面;“一帶一路”倡議的科學內涵主要包括促進沿線國家經濟貿易投資合作共享發展機遇、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深度融入世界、以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為最終目標、開放靈活和漸進發展、以互聯互通為基石、以人文交流為支撐等6個方面。
他介紹,五年來,有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表達了支持和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意愿,我國同56個國家和區域組織發表了對接“一帶一路”倡議的聯合聲明,有86個國家和國際組織與我國簽署了共建“一帶一路”政府間合作協議,目前參與的國家已超出傳統“一帶一路”范圍,形成具有廣泛影響的國際合作框架。同時,他對“一帶一路”建設面臨的風險和挑戰、進一步深化“一帶一路”建設的著力點等問題作了分析。他認為,“一帶一路”倡議是時代的重大命題,“一帶一路”建設是一個偉大的事業,只要堅持釘釘子精神,久久為功,“一帶一路”建設必將取得更加輝煌的成就。
130多位中央和國家機關在京部級領導干部參加學習。
Copyright © 2017 m.haoxunlei.com 湖南政研網 湘ICP備18001534號 版權所有
主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 承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辦公室、政策研究事務中心 技術支撐: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