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至21日,全國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會議在京召開,對網信工作進行全局性部署。習近平總書記在會上的重要講話,是向全黨全國發出的建設網絡強國的集結號和沖鋒號,是指導新時代網絡安全和信息化發展的綱領性文獻,對我們建設網絡強國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形成習近平網絡強國戰略思想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重視互聯網、發展互聯網、治理互聯網,走出一條中國特色治網之道,形成了網絡強國戰略思想,指引我國網信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無論從互聯網經濟的繁榮程度還是網民數量來看,今天的中國都已經邁入互聯網大國行列,創造了發展中國家在互聯網領域彎道超車的世界奇跡。從世界第一的網絡零售交易額到互聯網經濟在GDP中占比趕超美國,從遍布大街小巷的掃碼支付到基于移動網絡的共享單車,一系列可知可感可喜的成就,充分證明習近平網絡強國戰略思想在戰略視野上的深謀遠慮和實踐指導上的正確有力。
從理論層面講,網絡強國戰略思想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近年來網信事業繁榮發展的經驗總結和網信領域治理的規律升華,是我們黨著眼國內國際未來發展大勢在網信領域提出的具有統領意義的指導思想,也是充分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 法對信息化提出的一系列重大問題的創造性回答,是做好網信工作的根本遵循,必須長期堅持貫徹。
構建網上網下同心圓
當前,我國網絡安全治理格局日漸完善,網絡空間日漸清朗,網絡輿論向上向好發展態勢正在形成。但也必須看到,網絡空間輿論主體多元化、傳播平臺多樣化、輿論交鋒復雜化,給意識形態安全帶來挑戰,給輿論引導提出新課題。從某種程度上說,網絡輿論的好壞將直接影響我國輿論空間的安危起伏,關乎著社會共識的凝聚分散。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過不了互聯網這一關,就過不了長期執政這一關。為此,網信部門尤其要注意加強網上正面宣傳,旗幟鮮明堅持正確政治方向、輿論導向、價值取向,構建網上網下同心圓。
一是要提高網絡綜合治理能力,盡快形成黨委領導、政府管理、企業履責、社會監督、網民自律等多主體參與,經濟、法律、技術等多種手段相結合的綜合治網格局。二是要在治網理念、思維、手段上堅持創新、與時俱進。以開放包容、理性客觀的態度與網民溝通互動,多做解疑釋惑工作,既不能失語失聲、缺位缺席,也不能居高臨下、制造隔閡。要潤物細無聲地調動網民積極性,讓理想信念教育潛移默化地入耳入腦入心。三是各級黨委和領導干部特別是一把手要負起責任,守土有責、守土盡責。面對各種奇談怪論和有害信息,決不能做“太平紳士”,要敢于亮劍、正本清源地澄清謬誤,牢牢占領網上陣地,贏得網上主導權。
樹立正確的網絡安全觀
習近平總書記早在2014年的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上就提出“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的重要論斷。此次會議,更是突出強調要“樹立正確的網絡安全觀”。要清醒地認識到,我國面臨的網絡安全威脅和風險日益突出。近來,引發國際輿論熱議的臉書“泄密門”事件更是給所有國家都敲響警鐘。網絡安全不僅僅關乎個人的隱私和財產安全,更深刻關系到一個國家的政治社會穩定。面對這種新形勢,一方面,要積極發展網絡安全產業,做到關口前移,防患于未然。目前,我國網絡安全產業規模尚不足400億元人民幣,發展和挖掘的潛力和空間相當巨大。另一方面,網信領域的立法和執法工作必須與時俱進、保持長效,廣大網民的網絡安全意識和防護技能也亟須進一步提高。為此,必須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明確要求,從基礎設施到法治建設,從產業發展到宣傳教育,步步為營、層層遞進,整體提升國家網絡安全的“水位”。
核心技術是國之重器,要加速建設數字中國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核心技術是我們最大的命門,核心技術受制于人是我們最大的隱患。近段時間以來,一系列涉及貿易技術領域的摩擦一再證明習近平總書記的遠見卓識。真正的核心技術是花多少錢也買不來的,我們不能把自己的發展把控于同他人的合作,更不能把自己的戰略安全寄望于他人的善意。如果信息核心關鍵技術和基礎設施受制于人,由此構成的信息系統就像沙灘上的建筑,在遭到沖擊時頃刻間便會土崩瓦解。著眼當下,我們要加緊貫徹落實好黨中央的戰略部署,遵循技術發展規律,盡早把核心技術牢牢掌握在我們自己手中。
同時,網信事業代表著新的生產力和新的發展方向,數字經濟已然成為近年來帶動經濟增長的核心動力。當前,我國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實現跨越式發展,2017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達27.2萬億元, 占GDP的比重達到32.9%,規模位居全球第二。我們之所以強調建設數字中國,就是要充分發揮信息化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引領作用。一方面,要通過加快推動數字產業化,依靠信息技術創新驅動,不斷催生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用新動能推動新發展。另一方面,還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讓信息化發展為人民群眾贏得更多的獲得感和幸福感。比如加快推進電子政務,推動社會治理現代化,更好地解決企業和群眾反映強烈的辦事難、辦事慢、辦事繁的問題。
加強黨對網信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
東西南北中,黨政軍民學,黨是領導一切的。這句話在網信工更需要有指導建設發展的正確思想“軟引領”。網絡世界的紛繁復雜決定了網絡空間治理的難度非同一般。無論是失之毫厘謬以千里的瞬息萬變,還是牽一發動全身的“蝴蝶效應”,都要求網信工作有強有力的政治引領。同時,網信工作突出的政治性也要求廣大網信干部要充分認識到講政治是第一位的要求,務必知行合一地將懂網絡、敢擔當、善創新作為對自身業務的基本要求和衡量標準。
推進全球互聯網治理體系變革
今天,全球有超過30億的網民活躍在網上,互聯網已經深深融入世界經濟、人類發展之中。同時,全球互聯網領域發展不平衡、規則不健全、秩序不合理的問題仍然非常突出。有的發達國家利用先發優勢和技術強勢不僅獲得巨大經濟紅利,還在政治社會領域對別國橫加干涉、頤指氣使。廣大發展中國家對提升自己在全球互聯網治理領域話語權和自主權的意愿和呼聲與日俱增。
面對全球互聯網治理體系亟待變革的現狀,中國充分展現了負責任大國應有的擔當。2014年以來,中國連續4年舉辦世界互聯網大會,為全球互聯網治理持續提供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尤其是在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上,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全球互聯網發展治理的“四項原則”“五點主張”得到國際社會廣泛認同和積極響應,被稱為“互聯網蓬勃發展的基石”。全國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會議提出的“國際網絡空間治理應該堅持多邊參與、多方參與”“既要推動聯合國框架內的網絡治理,也要更好發揮各類非國家行為體的積極作用”,與上述原則理念一脈相承。而“要以‘一帶一路’建設等為契機,加強同沿線國家特別是發展中國家在網絡基礎設施建設、數字經濟、網絡安全等方面的合作,建設21世紀數字絲綢之路”的新要求,則從操作層面為全球互聯網治理體系變革提供了現實遵循,即通過實打實的合作項目,共同推動網絡空間互聯互通、共享共治。這既充分體現出中國“言必信,行必果”的可靠行動力,也更進一步堅定了世界各國共同構建網絡空間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信心和決心。
“登峰不以艱險而止,則必臻乎峻嶺”。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道路指引,有習近平網絡強國思想戰略的路徑遵循,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們一定能把握時代主動權,早日建成網絡強國!
Copyright © 2017 m.haoxunlei.com 湖南政研網 湘ICP備18001534號 版權所有
主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 承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辦公室、政策研究事務中心 技術支撐: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