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路線確定以后,干部就是決定因素。我們黨歷來高度重視選賢任能,始終把選人用人作為關系黨和人民事業的關鍵性問題來抓。早在2013年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就提出了“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于擔當、清正廉潔”的好干部標準。在黨的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這一標準被作為干部選拔任用的重要條件寫進了新修訂的黨章中,并明確規定,“黨的各級領導干部必須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于擔當、清正廉潔”。“必須”兩字既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從嚴治吏、下大力氣打造高素質干部隊伍的堅強意志、堅定決心和鮮明立場,也是對各級黨員干部提出的政治要求。廣大黨員、干部要對此深思細照篤行,爭做新時代“四有三敢”的共產黨人。
——“撲下下身子查實情”,做新時代有思路的共產黨人。古語有言:“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觀念決定思路,思路決定出路。科學正確的思路,取決于黨員領導干部對自己所聯系或分管地區、部門、領域工作和其他各方面有關情況的正確和精準把握。毛澤東同志強調,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習近平總書記也深刻指出,調查研究是成事之基和謀事之道。作為黨員干部,要切實練就和掌握調查研究的真本領、真功夫,經常奔赴基層、深入一線、走進企業,全面、及時、精準掌握和了解實際情況,做到形勢準、任務清、情況明、作風實、效果好、群眾滿意度高,推動形成正確的工作思路、做出有理有據的科學決策。
——“補鈣壯骨強信念”,做新時代有激情的共產黨人。激情是黨員領導干部為民服務、干事創業的持久和內生動力,而理想信念的堅定則是黨員干部永葆激情的根本和關鍵所在。總書記指出,“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作為新時期的黨員干部,任何時候都要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堅定對共產主義和社會主義的信念,時刻保持對黨和人民的忠誠,始終滿懷對人民的赤子之心。要堅持用科學的理論武裝頭腦,培植好精神家園,擰緊把牢“總開關”,虔誠而執著、至信而深厚,做永葆干事創業激情的黨員干部。
——“充電蓄能增才干”,做新時代有本領的共產黨人。俗話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打鐵必須自身硬”。早在延安時期,黨中央就明確指出,我們的隊伍里有一種恐慌,不是經濟恐慌,也不是政治恐慌,而是本領恐慌。新時代背景下,廣大黨員干部要有本領不夠的危機感和時不我待的緊迫感,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注重增強“八種本領”,這其中,首要的和基礎的是要全面增強自己的學習本領。作為黨員干部,要深刻認識到理論上的成熟是政治上成熟的基礎,政治上的清醒來源于理論上的堅定,必須一以貫之地加強理論學習,強化理論武裝,原原本本學習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和基本理論,努力做到知行合一,學思踐悟,進一步增強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既是我們做好本職工作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們必須普遍掌握的工作制勝的看家本領。
——“為民務實善作為”,做新時代有情懷的共產黨人。習近平總書記曾說過:“我們共產黨人講奉獻,就要有一顆為黨為人民矢志奮斗的心。”黨員干部有情懷,根本的是要有一種純粹的民本情結,要牢固樹立公仆意識、宗旨意識和服務意識,注重傳承和發揚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奉獻精神,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的魚水之情。既要堅持做到“以百姓之心為心”,又要時刻保持“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矢志奮斗的恒心。要始終秉持“去民之患,如除腹心之疾”,堅持把為民造福作為最大政績,多了解基層實情、多傾聽群眾心聲、多解決民眾擔憂,常把群眾冷暖掛在嘴上、融進心里、落在行動,切實把矛盾問題解決在一線、化解在基層。
——“勇挑重擔顯擔當”,做新時代敢于擔當的共產黨人。領導干部不擔當,半點忠誠都沒有。擔當是黨員領導干部對黨忠誠的最好詮釋,是檢驗共產黨人忠誠與否的試金石,也是黨員干部應有的政治品格和素養、必備的履職能力和良好的工作作風。敢擔當、善擔當最終要落實在善作善成上,要由實績說了算,由群眾來評判。黨員領導干部作為“頭雁”,更應該成為敢擔當、勇擔當、善擔當的表率。鄧小平同志指出,“不干,半點馬克思主義都沒有”。在實際工作中,黨員干部要保持不畏難、不懈怠、不退縮的勁頭,以認真的態度,負責的精神,飽滿的激情,過硬的本領,挑最重的擔,爬最陡峭的坡,著力解決一件又一件事情,下大氣力突破一個又一個瓶頸,下硬功夫攻克一道又一道難題。
——“攻堅克難啃硬骨”,做新時代敢于碰硬的共產黨人。敢于碰硬彰顯的是黨員干部的勇氣、底氣和正氣,也是黨員干部原則性、組織性和黨性的集中體現。黨員干部所承擔的各項工作往往社會敏感性比較強、群眾關注度比較高,面對的大事、難事、急事多,棘手的事也多,工作要求很高,擔子很重,挑戰很多。這就考驗著黨員干部敢啃硬骨頭、敢涉險灘的勇氣和意志。面對社會上、網絡上的各種雜音、噪音和散播的各種負面言論,要旗幟鮮明地予以斗爭反駁。面對轄區大量的歷史遺留問題、群眾身邊的利益復雜問題和矛盾焦點問題等難啃的“硬骨頭”,黨員干部要站得出來、頂得上去,以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韌勁和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決心,主動出擊,攻堅克難。
——“改革創新謀發展”,做新時代敢于創新的共產黨人。“君子之學必日新,日新者日進也。不日新者必日退,未有不進而不退者。”習近平同志指出,“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源泉,也是中華民族最鮮明的民族稟賦。”創新是融責任、勇氣、方法、態度等要素于一體的實踐活動,是一切工作取得進步的關鍵因素。改革創新無坦途。惟其艱難,才更顯勇毅;惟其篤行,才彌足珍貴。廣大黨員干部要多謀劃、勤思考、善總結,努力在改革創新上下功夫,自覺增強改革創新的自覺性、堅定性和緊迫感,切實做到在求真務實中開拓創新、在大膽探索中謀求突破、在拓寬思路中攻堅克難、在把握規律中增強預見,爭做新時期“創新型”的黨員干部。
Copyright © 2017 m.haoxunlei.com 湖南政研網 湘ICP備18001534號 版權所有
主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 承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辦公室、政策研究事務中心 技術支撐:紅網